弘益配资 前9月北京新增上市公司11家

昨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以及北京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出席《北京市关于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专场新闻发布会。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科技创新领域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等在京新设基金规模力争超万亿元;科技贷款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5万亿元和2.5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市各项贷款增速;推动科技创新债券、科技保险、科技型企业上市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若干政策举措近期发布
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曾林峰介绍,今年1—9月,北京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包括境内3家(上交所科创板2家、创业板1家)、境外8家(含纳斯达克4家、港交所4家)。同时,北京市委金融办积极推动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提质扩容,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截至9月底,北京市累计有北交所上市公司23家,城市排名第一,在审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12家(其中创新层206家),城市排名第一。
曾林峰介绍,近期,北京市委金融办牵头研究起草了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明确将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吸引集聚“国际资本”、大力发展“产业资本”等作为重点发力方向。政策拟于近期正式发布。
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投放
本次《实施方案》着重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投放。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在会上表示,前期北京市在开展相关工作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效。截至8月末,北京辖区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均显著高于辖区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7.6%)。
巢克俭指出,为持续加大和优化金融供给,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在京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各类主体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2300亿元,规模全国排名前列。
更好发挥北交所“主场优势”
本次《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侯凤坤在会上介绍,北京证监局将重点从私募基金、挂牌上市和债券三个方面发力。
对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中央企业和北京市市属基金等各类长期资本,北京证监局将积极参与做好私募基金设立服务,鼓励各类基金加快投资。同时,北京证监局将多管齐下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持续深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完善基金份额估值评价体系,支持鼓励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发展、参与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工作。
在挂牌上市方面,北京证监局将指导企业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各项创新改革政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等,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更好发挥北交所“主场优势”,支持四板市场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在债券方面,北京证监局将支持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推动优化“绿色通道”机制,鼓励评级机构创设与科技型企业相适应的评级方法,研究制定本市科技创新债券相关支持政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统筹/余美英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